癌王——胰腺癌
令人闻风丧胆的胰腺癌为什么这么可怕?
胰腺癌早期难发现,大多数患者一经确诊已属晚期,手术根治率低,治疗手段有限,预后极差,因此胰腺癌有“癌中之王”之称。近年来,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攀升,患者日趋年轻化,五年生存率很低。
胰腺的解剖位置隐蔽,普通B超对胰腺小肿瘤的检出率低,因此常规体检很难早期发现胰腺癌。此外,胰腺癌早期基本不会引起明显疼痛,即使有一些症状诸如上腹部不适、腰酸背痛、消化不良或腹泻等等,可这些症状跟一般的消化系统症状太像,常人很难往癌症上想,只有到了晚期,长大的肿瘤压迫到周围神经引起癌痛才会引起警觉。 正因如此,胰腺又被称为最狡猾、最会隐藏和伪装的器官。 一定要警惕这些伪装:
伪装一:腹胀 胰腺具有外分泌功能,能够分泌人体消化食物所需的酶。一旦肿瘤堵塞胰管或者破坏了胰腺的分泌细胞,酶无法进入消化系统或者分泌量减少,人的消化能力就会变差,进而引发腹胀。 胰腺癌引发的腹胀最初与其他类型的腹胀相似,药物可以缓解,但是药物缓解的间隔会越来越短,症状逐渐加重,同时会出现短时间内的快速消瘦。
伪装二:后背疼痛 胰腺位置靠近后背,胰腺癌肿瘤生成后往往会压迫后方的神经丛,造成后背疼痛。 胰腺癌早期,患者往往会感觉腰部有束带感,发展到中晚期,患者会出现剧烈的疼痛,尤其是凌晨两点左右疼痛剧烈。这种疼痛一般药物无法缓解,也被称为顽固性疼痛或恶性疼痛。
伪装三:血糖异常 胰腺癌与糖尿病都继发于胰腺。但胰腺癌与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,当胰腺肿瘤破坏了胰岛细胞,导致胰岛素分泌下降,进而控制血糖的能力也下降了,血糖就会升高。 如果出现:1、原来血糖正常但是近期突然出现血糖升高;2、糖尿病患者原来通过饮食和降糖药物能控制住血糖,却突然出现异常波动;这两种情况需警惕胰腺癌。 伪装四:小便发黄 胰腺肿瘤如果长在胆管附近,会对胆管产生挤压,甚至堵死,胆汁会被堵在胆囊内,有一部分进入血液并随着小便排出。因胆汁中的胆红素为深色,所以会有尿液发黄的症状。 上火、喝水少等原因也会导致小便发黄。观察每天同一时段的尿液,如果通过多喝水,尿液颜色能恢复正常,则无需担心;如果小便颜色逐渐加深,最快能在两到三周内变成浓酱油色,就需要尽快就医。
出现上述症状和不适,应及时就医
胰腺癌高危人群
1、“三高”(即高蛋白、高脂肪、高能量)饮食习惯人群,尤其是超重或肥胖的人群; 2、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或慢性胰腺炎患者; 3、家族性胰腺癌的家族成员,即一级亲属(父母、兄弟、姐妹)中有两位胰腺癌患者。
胰腺癌应当怎么治疗呢?
目前而言,手术切除是胰腺癌唯一潜在的治愈性疗法。胰腺手术被誉为外科学“皇冠上的明珠”,难度高,风险大,极具挑战性。由于确诊时大部分已属晚期,因此目前手术切除率低于20%。 手术方式的选择要结合患者一般情况,肿瘤位置、体积、血管侵犯、周围脏器浸润等来确定,可行开放或微创手术。 对于暂时无法手术切除或复发转移的患者,需进行药物治疗,包括化疗、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等。积极参与新药临床试验,也可以令患者获益。
由于治疗起来比较困难,提前预防尤为重要 早期诊断 早期诊断是提高胰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。 目前临床主要依据上腹部增强CT帮助诊断胰腺癌。在CT影像中,2毫米的病灶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。
改掉坏习惯 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吸烟、肥胖、糖尿病(肥胖和十年以上的糖尿病史,都会使得胰腺癌风险提高50%)、慢性胰腺炎、过量饮酒、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。 改掉这些坏习惯,或许可大大降低患病概率。
首先要控制体重,均衡饮食,少吃高油高糖食品、红肉和加工肉类,可以用新鲜水果和蔬菜、全谷物和瘦肉蛋白来均衡饮食。尤其要少吃油炸食品。 另外一定要多运动,运动不仅可以减少肥胖、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,在微观层面对细胞癌变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更重要的是:戒烟,吸烟量的多少与胰腺癌的发病呈正相关。研究者发现烟草中的尼古丁成分会诱导胰腺上皮细胞间质转化,为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创造条件,同时也会促使抑癌基因失活,导致胰腺癌的发生。 除了吸烟,也要少喝酒,大量饮酒会增加患慢性胰腺炎的风险。
点击与我们健康顾问交流
¥1588 原价:¥5180
¥599 原价:¥1850
¥399 原价:¥1280
¥999 原价:¥3290
买1送1,第2人0元,男女通用。
¥1599 原价:¥1950
乐金直属官方商城
优质资源品质保障
健康安全管理体系
用心保障国人健康
服务时间
周一至周五:9:00-20:00
周六至周日:9:00-18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