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暑热
全国多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,浙江、江苏、四川、安徽等多地,最高温超过40℃。 “热死人”不是开玩笑。 据澎湃新闻报道,近日浙江多家医院连续有中暑患者送医,多人确诊热射病并已有死亡病例。此外南京、四川也有人确诊。
中暑
持续高温来袭,让中暑这一夏季常见病进入高发期。
中暑 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,体内热量过度积蓄,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。在高温环境下,人体体温调节功能会出现障碍。当产热大于散热,体内热量蓄积过多,引起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,就会产生一系列的中暑症状。此外,睡眠不足、轻度疲劳、精神紧张等,都是中暑常见的诱因。
中暑包括轻度中暑和重症中暑,热射病就是重症中暑,热射病多发生于气温高、热辐射强、相对湿度较大的情况下,病情危急,病死率高。
轻症中暑症状:头晕、头痛、面色潮红、口渴、大量出汗、全身疲乏、心悸、脉搏快速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动作不协调等症状,体温升高至38.5度以上。
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、热痉挛、和热衰竭三种类型,也可出现混合型。重症中暑可导致死亡
热衰竭症状:主要表现为头晕、头痛、多汗、口渴、恶心、呕吐,继而皮肤湿冷、血压下降、心律紊乱、轻度脱水,体温稍高或正常。 热痉挛症状:由于大量出汗、失水失盐,人体发生电解质紊乱,引起肌肉痉挛。常发于四肢肌肉,多呈对称性,时而发作,时而缓解。患者意识清醒,体温一般正常
热射病症状:因高温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而产生高热,体温可高达40度以上。早期大量出汗,之后变为“无汗”,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。 热射病患者会伴有意识丧失、抽搐等症状。如果不及时治疗热射病,患者的神经系统、呼吸系统、肝肾系统都会相继损伤,多器官衰竭通常是热射病致死的原因。 高危人群: 户外长时间作业的环卫工人、建筑工人; 长时间呆在封闭房间、汽车里的人; 患有慢性病,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人; 以及年老体弱者、儿童和孕妇等 中暑急救
出现中暑症状时,首先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,并补充淡盐水、绿豆汤等清凉饮料。可在太阳穴涂抹清凉油,或服用十滴水、藿香正气水等。如果体温升高,可冷敷头部、腋下及大腿根部,用30%酒精擦至皮肤发红。出现重症中暑要及时送去医院
如何预防中暑
室外: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或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活动、滞留。外出时,最好穿浅色、宽松的衣服,戴宽边帽或打遮阳伞
室内:室内保持通风,可借助洒水或用电风扇、空调来降温。在空调环境中工作,应抽时间到室外活动,进行耐热锻炼。 多喝水,多吃水果蔬菜,保持充足睡眠,睡觉时避免空调和电风扇直吹。家中常备防暑降温药。高龄老人、孕产妇、婴幼儿等,尽可能减少外出。 一旦出现了头晕、恶心、口干、迷糊、胸闷、气短等症状,应该立即休息,喝凉水降温,如果病情严重,应立即到医院就医。
今年7月16日将正式入伏,迎来一年中最湿热的“三伏天”,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,谨防疾病侵袭。
点击与我们健康顾问交流
¥1588 原价:¥5180
¥599 原价:¥1850
¥399 原价:¥1280
¥999 原价:¥3290
买1送1,第2人0元,男女通用。
¥1599 原价:¥1950
乐金直属官方商城
优质资源品质保障
健康安全管理体系
用心保障国人健康
服务时间
周一至周五:9:00-20:00
周六至周日:9:00-18:00